[1] |
牛文博, 张爱军, 潘琳, 李拴劳, 王振西. 一种连续波雷达高精度波束中心速度求取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4): 61-68. |
[2] |
孙文, 闫毅, 范亚楠, 姚秀娟, 高翔, 闫文康. 太阳辐射对环火段通信链路的影响分析及参数设计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6): 25-33. |
[3] |
信思博, 赵训友, 郑艺裕, 李绿萍. 深空探测器在轨推力器参数辨识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6): 72-78. |
[4] |
赵洋, 盛瑞卿, 陈春亮, 张晓文, 邹乐洋, 高珊, 黄昊. 月面无人自主采样返回任务动力下降点确定及验证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6): 103-113. |
[5] |
杨眉, 李飞, 刘德成, 赵洋, 张熇, 吴学英. 嫦娥四号着陆器月面工作遮挡应对方案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0, 40(1): 78-. |
[6] |
姜春生, 沈红新, 李恒年, 王永. 基于随机森林的月球表面软着陆实时最优控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8, 38(3): 8-14. |
[7] |
张冰强, 吕巍, 张有为, 李福, 刘自军, 郭霖, 苗建印. 热开关热管在月面探测光学设备中的应用[J]. , 2017, 37(6): 68-. |
[8] |
杨彬, 李爽. 火星探测转移轨道初始设计与分析[J]. , 2017, 37(4): 18-27. |
[9] |
宋馨, 张有为, 刘自军, 斯东波. 基于卫星在轨温度预示热控涂层性能退化的方法[J]. , 2015, 35(6): 40-. |
[10] |
刘涛, 南英, 胡海龙. 升力式火星探测器进入轨迹优化设计仿真[J]. , 2015, 35(6): 82-. |
[11] |
高树义, 戈嗣诚, 梁艳. 火星盘缝带伞跨声速风洞试验研究[J]. , 2015, 35(4): 69-75. |
[12] |
李惠峰, 孙国庆, 何睿智. 基于混合优化算法的RLV覆盖区求解[J]. , 2012, 32(6): 39-46. |
[13] |
郑爱武, 刘勇, 周建平. 虹湾地区高分辨率成像轨控方案[J]. , 2012, 32(6): 47-53. |
[14] |
赵国强, 宝音贺西, 李俊峰. 基于B平面的火星探测直接转移轨道设计方法[J]. , 2012, 32(1): 1-7. |
[15] |
梁栋, 刘良栋, 何英姿. 月球精确软着陆最优标称轨迹在轨制导方法[J]. , 2011, 31(6): 27-35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