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王杰, 余晔, 张涛. GEO轨道太阳帆热致干扰力矩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3): 167-173. |
[2] |
闫新庆, 李雅琪, 张晨曦, 皇甫中民, 张宁, 刘雪梅. 微纳卫星热状态仿真及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3, 43(3): 35-42. |
[3] |
韩若宇, 何柏岩, 聂锐, 范叶森, 马小飞. 考虑在轨热效应的网状天线索网优化设计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4): 111-119. |
[4] |
耿海, 孙明明, 罗俊华, 刘家涛. 溅射靶对离子推力器的热辐射影响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2): 10-18. |
[5] |
孙向伟, 徐彦, 王培栋, 方琴, 朱东方. 空间充气薄膜衍射成像结构的热力耦合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9, 39(5): 8-. |
[6] |
李涛, 肖志伟, 张筱筱. 大型网状天线展开过程温度及展开时机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8, 38(4): 44-50. |
[7] |
钟奇;刘自军;范庆梅;. 大型或复杂构形辐射等效热平衡试验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0, 30(02): 31-36. |
[8] |
杨沪宁;钟奇;. 航天器热模型蒙特卡罗法参数分析及健壮度评估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9, 29(05): 21-27. |
[9] |
沈国土,杨宝成,蔡继光,姜瑾,高景. 卫星红外辐射场理论模拟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5, 25(02): 6-10. |
[10] |
安翔,张铎. 太阳电池阵瞬态非线性温度场的精细算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1, 21(02): -. |
[11] |
华诚生. 组合光学太阳反射镜的热辐射性能测量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1994, 14(06): -. |
[12] |
李大耀,李大治. 纯辐射换热航天器系统比缩热负载试验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1993, 13(06): 16-21. |
[13] |
文耀普. 热管式平面热辐射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1989, 9(04): 13-19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