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陈潇杰, 刘臻龙, 刘长军. 用于微放电测试的S波段注入锁频磁控管试验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7, 37(2): 96-102. |
[2] |
潘冬, 王兴贵, 赵阳. 运动副间隙对卫星天线双轴机构动态特性影响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2, 32(5): 21-26. |
[3] |
褚立新;林辉;. 基于积分反推原理的天线定向伺服技术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8, 28(01): 54-59. |
[4] |
陈菊;. 卫星天线极化向量的跟踪定向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7, 27(06): 59-63. |
[5] |
齐蓉;周素莹;林辉;陈明;. 基于电压空间矢量控制的卫星天线伺服系统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6, 26(02): 38-43. |
[6] |
李长江,廖瑛,廖超伟,冯向军. 卫星天线双轴定位系统虚拟样机动力学仿真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5, 25(05): 52-56. |
[7] |
张正光,叶云裳. 卫星天线辐射方向图的计算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1, 21(04): -. |
[8] |
丁晓磊,卢榆孙. 卫星天线抗静电技术研究的进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1999, 19(05): -. |
[9] |
赵旸,伍小平,李立强. 卫星天线在热真空试验中的全场变形测量技术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1999, 19(04): -. |
[10] |
王五兔. 紧凑式波纹喇叭的容差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1998, 18(02): -. |
[11] |
郭文嘉,李正军,孙雷洪. 波导分支线定向耦合器计算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1993, 13(04): -. |
[12] |
戚发轫,L.Laux,M.Reindl,N.Nathrath,H.G.Schnell. 东方红三号卫星的机械太阳阵和通信天线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1991, 11(05): 1-7. |
[13] |
白珍娥,朱峰. 卫星抛物面天线组合件的模态分析和模态试验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1991, 11(02): 52-57. |
[14] |
郭文嘉. 地球站天线与卫星天线极化取向对准的计算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1989, 9(04): 55-58+47. |
[15] |
阎鲁滨. 一种高效卫星赋形波束用圆极化馈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1988, 8(02): -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