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王子鸣, 黎明, 姚金铭, 齐超群, 张慧博, 张浩. 基于周期微小激励的引力波探测航天器质心辨识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5, 45(3): 120-130. |
[2] |
王珏, 王敏, 郭婷婷, 仲小清, 温正, 魏鑫. 利用并联氙气瓶温差补偿航天器质心偏移的可行性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2): 39-45. |
[3] |
姚金铭, 李广平, 张慧博, 田浩, 游斌弟, 戴士杰. 基于视惯融合的大型空间碎片质心位置辨识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1): 114-124. |
[4] |
信思博, 赵训友, 郑艺裕, 李绿萍. 深空探测器在轨推力器参数辨识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6): 72-78. |
[5] |
雷拥军, 袁利, 刘其睿, 刘洁. 2-SGCMGs与磁力矩器的对地姿态混合控制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1): 75-83. |
[6] |
辛宁, 邱乐德, 张立华, 丁延卫. 一种KBR系统相位中心在轨标定算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4, 34(1): 50-56. |
[7] |
党建军, 罗建军, 万彦辉. 用杆臂效应在轨标定加速度计标度因数的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3, 33(2): 19-24. |
[8] |
林佳伟;王平;. 基于STLS的卫星质量质心在轨估计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0, 30(02): 76-82. |
[9] |
王立峰;杨慧;王金刚;. 3+1S陀螺的故障检测方法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9, 29(06): 52-58. |
[10] |
周泽兵;白彦峥;祝竺;张晓敏;. 卫星重力测量中加速度计在轨参数校准方法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9, 29(06): 74-80. |
[11] |
王明明;罗建军;马卫华;. IAU1976、1980及2000A岁差章动模型的比较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9, 29(05): 42-47+53. |
[12] |
倪新国;杨华波;张士峰;. 空间陀螺仪显式标定与隐式标定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8, 28(05): 39-45. |
[13] |
陈士明;董云峰;. 基于蚁群算法的卫星磁力矩器反馈参数设计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8, 28(03): 53-58. |
[14] |
王中伟,张为华,胡小平,王振国. 小推力空间发动机系统优化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1997, 17(05): -. |
[15] |
王中伟,张为华,胡小平,王振国. 液体推进剂空间发动机系统对质心漂移的影响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1996, 16(06): -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