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张洪华, 关轶峰, 李骥, 于洁, 陈尧, 王志文, 张晓文, 张录晨, 李林峰, 孙国健, 王振华, 郭敏文, 李晓锋, 高锡珍. 嫦娥六号环月飞行双环容错姿态控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5): 15-22. |
[2] |
雷拥军, 陆栋宁, 袁利, 陈超. 一种适应卫星姿态侧摆机动的混合轮系控制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3): 111-119. |
[3] |
牛子天, 付振东, 苗建印, 杨琦, 吴琪, 杨乐. 跨临界CO2热泵空间应用研究展望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1): 23-33. |
[4] |
沈天闰, 全晓军, 姚伟. 毫米级大光斑熔融月壤粉末床的原位观测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3, 43(6): 58-65. |
[5] |
闫新庆, 李雅琪, 张晨曦, 皇甫中民, 张宁, 刘雪梅. 微纳卫星热状态仿真及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3, 43(3): 35-42. |
[6] |
董士伟, 侯欣宾, 王薪. 空间太阳能电站微波能量反向波束控制技术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5): 91-102. |
[7] |
郑凯, 向艳超, 饶炜, 张冰强, 薛淑艳, 戴承浩, 张栋, 王玉莹. 天问一号火星进入舱热控系统设计与验证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5): 108-116. |
[8] |
童叶龙, 陶则超, 李一凡, 刘占军, 江利锋, 殷亚州. 碳基高导热材料及其在航天器上的应用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1): 131-138. |
[9] |
宁献文, 蒋凡, 陈阳, 张栋, 王玉莹, 薛淑艳. 嫦娥五号探测器热平衡试验方案设计与实现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6): 132-137. |
[10] |
鄢南兴, 林喆, 刘雅宁, 于飞, 王淳, 康建兵. 卫星光轴复合指向控制方法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3): 114-122. |
[11] |
张冰强, 向艳超, 薛淑艳, 郑凯, 钟奇, 张有为. 火星表面热环境对航天器热控影响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2): 55-62. |
[12] |
雷拥军, 袁利, 刘其睿, 刘洁. 2-SGCMGs与磁力矩器的对地姿态混合控制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1): 75-83. |
[13] |
耿飞龙, 李爽, 黄旭星, 杨彬, 常建松, 林波.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航天器姿态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0, 40(6): 1-12. |
[14] |
张科备, 高晶敏, 关新, 郭子熙. 可变构型的控制力矩陀螺控制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0, 40(6): 23-32. |
[15] |
吴佳奇, 康国华, 华寅淼, 张晗, 张琪. 组合体航天器智能协同姿态控制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0, 40(4): 44-53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