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阎梅芝, 魏建光, 赵志明, 果琳丽, 黄伟, 常新亚, 刘朋, 刘涌, 冯振伟. 可见红外一体化敏捷小卫星微振动抑制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5): 115-126. |
[2] |
尹旺, 王翔, 王为, 刘冬雨. 宏微空间机械臂运动控制方法综述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3, 43(4): 13-23. |
[3] |
董雨桐, 王文豪, 马小飞, 刘磊. 基于重复自抗扰控制的索网天线振动抑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3, 43(1): 109-118. |
[4] |
袁泉, 林瀚峥, 张军, 魏春岭. 极低频超大型航天器姿态机动与物理试验验证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1): 57-64. |
[5] |
王扬洋, 林彬, 杨夏, 张小虎. 空间临近目标行为辨识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6): 63-71. |
[6] |
刘思源, 梁子璇, 任章, 李清东. 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再入段制导方法综述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6, 36(6): 1-13. |
[7] |
廖志祥, 师鹏, 赵育善, 郑翰清. 具有初始动量的空间机械臂零反作用轨迹跟踪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5, 35(5): 15-21. |
[8] |
赵楠, 贾英宏, 徐世杰. 无反作用力矩空间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4, 34(2): 13-21. |
[9] |
翟坤, 张瑾, 王天舒. 太阳帆航天器姿态机动的复合控制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3, 33(6): 1-8. |
[10] |
王悦, 贾英宏, 徐世杰. 冗余空间机械臂粗捕获段无碰撞轨迹规划算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2, 32(3): 49-56. |
[11] |
张静, 白绍竣, 尉飞, 郑钢铁. 卫星结构悬浮式设计方案的热变形抑制作用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0, 30(5): 23-30. |
[12] |
陕晋军,刘暾,齐乃明,赵宝山. 应用分力合成方法提高系统性能指标的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3, 23(01): -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