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赵秉吉, 贺玮, 张庆君, 索志勇, 遆晶晶. 基于反射面天线的Geo-SAR卫星凝视模式姿控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5, 45(3): 100-109. |
[2] |
李金岳, 苏若斌, 杨金, 段晓闻, 何春黎, 陆希, 牛俊坡. 木星系任务新型热控技术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5, 45(3): 185-191. |
[3] |
张洪华, 关轶峰, 李骥, 于洁, 陈尧, 王志文, 张晓文, 张录晨, 李林峰, 孙国健, 王振华, 郭敏文, 李晓锋, 高锡珍. 嫦娥六号环月飞行双环容错姿态控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5): 15-22. |
[4] |
雷拥军, 陆栋宁, 袁利, 陈超. 一种适应卫星姿态侧摆机动的混合轮系控制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3): 111-119. |
[5] |
宋慧心, 晏也绘, 李奎. 太阳翼驱动机构对卫星姿态扰动特性评估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1): 75-82. |
[6] |
孙瑞琦, 祁瑞. 非合作失效航天器绳系拖曳系统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6): 42-53. |
[7] |
田大可, 高海明, 金路, 刘荣强, 马小鸥, 范小东, 郭振伟. 模块化空间折展机构研究现状与展望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4): 16-31. |
[8] |
鄢南兴, 林喆, 刘雅宁, 于飞, 王淳, 康建兵. 卫星光轴复合指向控制方法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3): 114-122. |
[9] |
雷拥军, 袁利, 刘其睿, 刘洁. 2-SGCMGs与磁力矩器的对地姿态混合控制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1): 75-83. |
[10] |
耿飞龙, 李爽, 黄旭星, 杨彬, 常建松, 林波.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航天器姿态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0, 40(6): 1-12. |
[11] |
张科备, 高晶敏, 关新, 郭子熙. 可变构型的控制力矩陀螺控制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0, 40(6): 23-32. |
[12] |
吴佳奇, 康国华, 华寅淼, 张晗, 张琪. 组合体航天器智能协同姿态控制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0, 40(4): 44-53. |
[13] |
杨博, 朱一川, 魏延明, 樊子辰. 折叠式变体飞行器轨迹优化及控制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0, 40(3): 64-75. |
[14] |
董富祥. 绳索断裂对二维二次太阳翼展开过程影响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0, 40(3): 76-82. |
[15] |
徐影, 张进, 于沫尧, 许丹丹. 多星近距离绕飞观测任务姿轨耦合控制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9, 39(6): 21-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