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刘志, 高金忠, 于茂华, 王治易, 杨文淼, 韩天, 刘洲, 苑会领. 火星样品返回任务中样品捕获定向概念与验证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5): 107-114. |
[2] |
侯筠仪, 赵黎晔, 申景诗, 冯飞, 王韶波. 基于SDN架构的NFV技术在低轨卫星网络中的应用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3): 89-96. |
[3] |
豆博, 岳晓奎. 考虑摩擦的空间抓捕过程碰撞动力学分析与控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8, 38(1): 54-62. |
[4] |
陈潇杰, 刘臻龙, 刘长军. 用于微放电测试的S波段注入锁频磁控管试验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7, 37(2): 96-102. |
[5] |
杨业伟, 黄勇, 李小将. 星间激光输能姿态指向自适应控制器设计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4, 34(5): 1-9. |
[6] |
关宏, 徐世杰. 射流动量控制器精细建模及其应用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3, 33(3): 30-36. |
[7] |
潘冬, 王兴贵, 赵阳. 运动副间隙对卫星天线双轴机构动态特性影响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2, 32(5): 21-26. |
[8] |
董绍进, 刘波, 虞万荣, 赵宝康. 基于CAN总线的虚拟化以太网接口设计和实现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2, 32(1): 36-42. |
[9] |
陈菊;. 卫星天线极化向量的跟踪定向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7, 27(06): 59-63. |
[10] |
段海滨;王道波;于秀芬;.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飞行仿真转台的控制优化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7, 27(04): 28-33+43. |
[11] |
曾连连;闫春香;. AOS虚拟信道链路控制器和VCDU合路器的设计实现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7, 27(02): 17-22. |
[12] |
齐蓉;周素莹;林辉;陈明;. 基于电压空间矢量控制的卫星天线伺服系统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6, 26(02): 38-43. |
[13] |
李长江,廖瑛,廖超伟,冯向军. 卫星天线双轴定位系统虚拟样机动力学仿真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5, 25(05): 52-56. |
[14] |
董云峰,汪颋. 利用频谱分析确定空间目标太阳翼定向模式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5, 25(04): 14-18+24. |
[15] |
尤红建,苏林. 基于双GPS接收机的精密定向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3, 23(03): -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