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刘将辉, 彭祺擘, 武新峰. 一种沿指定直线方向逼近的航天器最优控制策略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5, 45(3): 110-119. |
[2] |
钟兴旺, 杨瑞强, 踪念科, 王登峰, 张文会, 蔡春贵, 陈素芳. 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毫米波雷达系统设计与实现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6): 23-32. |
[3] |
周思宇, 顾营迎, 杨越棠, 施立恒, 马宇轩, 朱飞虎, 张运方, 吴冠豪. 双光梳测距技术的空间应用与试验设计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3): 127-135. |
[4] |
于绍华. 空间微重力组合体及其控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9, 39(5): 49-. |
[5] |
王晓雪, 刘传凯, 王保丰, 唐歌实, 王镓, 郭祥艳. 空间机械臂抓捕动态目标快速稳定跟踪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8, 38(1): 18-28. |
[6] |
徐李佳, 胡勇. 椭圆轨道非合作目标交会接近策略与控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5, 35(6): 1-. |
[7] |
陈伟, 陈志明, 王惠南. 基于马达代数的交会对接相对位姿测量算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5, 35(4): 76-83. |
[8] |
陈少伍, 董光亮, 樊敏, 李海涛, 郝万宏. 月球轨道交会对接航天器相对状态误差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4, 34(5): 32-40. |
[9] |
池贤彬, 岳晓奎, 李鹏. 基于凸优化的自主交会迭代制导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4, 34(1): 26-34. |
[10] |
刘勇, 徐鹏, 徐世杰. 航天器自主交会对接的视觉相对导航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3, 33(6): 33-40. |
[11] |
严琪, 杨瑞强, 踪念科, 张蓬, 蔡春贵. 交会对接微波雷达大范围高精度测角算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3, 33(5): 43-48. |
[12] |
李静, 王惠南, 刘海颖. 基于普吕克直线的交会对接相对位姿确定算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3, 33(1): 69-74. |
[13] |
纪强, 罗义军, 李劲, 田茂. 实际入射角的相位干涉仪测角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2, 32(1): 72-76. |
[14] |
何兆伟, 师鹏, 葛冰, 赵育善. 对接口匹配的航天器双主动最优交会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1, 31(6): 36-42. |
[15] |
魏喜庆, 宋申民. 交会对接气浮仿真平台视觉辅助姿态确定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1, 31(5): 41-47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