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张洪华, 关轶峰, 李骥, 于洁, 陈尧, 王志文, 张晓文, 张录晨, 李林峰, 孙国健, 王振华, 郭敏文, 李晓锋, 高锡珍. 嫦娥六号环月飞行双环容错姿态控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5): 15-22. |
[2] |
李瑞峰, 孙冲, 王政, 方群, 张翔. 基于可达域分析的空间非合作围捕构型设计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5): 83-94. |
[3] |
田露, 李骏平, 刘蕾. 基于星间链路的全球短报文服务可用性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5): 166-174. |
[4] |
孟中杰, 卢俊杰. 欠驱动航天器模糊自适应增强耦合姿态控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4): 11-19. |
[5] |
贾贺, 刘靖雷, 马可瑶, 闫云龙, 裴晓燕, 刘海烨, 王永滨. 柔翼结构飞行器智能控制系统关键技术与途径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4): 59-70. |
[6] |
陈诗雨, 倪彦硕, 彭兢. 近月空间星座轨道设计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3): 15-29. |
[7] |
鲁智威, 许承东, 黄国限, 石默然, 武明. 平动点导航星座下的月面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测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3): 60-68. |
[8] |
雷拥军, 陆栋宁, 袁利, 陈超. 一种适应卫星姿态侧摆机动的混合轮系控制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3): 111-119. |
[9] |
孟立飞, 徐超群, 肖琦, 刘超波, 耿晓磊, 陈德祥, 易忠, 张铁龙. 一种高精度星载磁强计系统级标定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3): 174-179. |
[10] |
黄元, 魏春岭, 严晗, 郝仁剑. 基于PLS-SEM的航天器控制系统能力建模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2): 98-108. |
[11] |
牛子天, 付振东, 苗建印, 杨琦, 吴琪, 杨乐. 跨临界CO2热泵空间应用研究展望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1): 23-33. |
[12] |
孙景云, 张国亭, 柳震, 郭洁, 王进. 基于Markov-ADC模型的星座覆盖性能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3, 43(5): 24-34. |
[13] |
云朝明, 胡敏, 阮永井, 薛文. 低轨大规模卫星星座内部防碰撞安全性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3, 43(5): 35-45. |
[14] |
彭菲, 刘慧梁, 孙茜, 楚尧, 鲍晓月, 江帆, 张馨予. 非静止轨道星座系统级干扰评估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3, 43(5): 46-55. |
[15] |
刘慧梁, 孙茜, 楚尧, 彭菲, 江帆, 吕红剑, 蔡亚星, 王平. 卫星星座分布概率解析算法及精度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3, 43(5): 56-64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