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陈旭灿, 卓建坤, 王尊, 甘辛, 唐勇, 姚兆普, 李水清, 姚强. 多模式离子液体推进剂的直流电点火特性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3, 43(6): 74-82. |
[2] |
吴勤勤, 刘欣宇, 邓涵文, 康小明. 化学-电喷双模推进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展望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1): 1-12. |
[3] |
罗立涛, 杨涓, 金逸舟, 孙俊, 韩飞. ECR中和器改进试验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6, 36(1): 35-42. |
[4] |
傅娟, 陈小前, 黄奕勇. 测量液体推进剂剩余量的体积激励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2, 32(3): 78-83. |
[5] |
谭松林,王宏让. 用于单级入轨的三组元发动机参数优化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3, 23(03): -. |
[6] |
廖少英. 剩余推进剂排放系统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1, 21(01): -. |
[7] |
张天平,达道安,程彬,李育红,刘志栋,霍红庆. 卫星液体推进剂剩余量测量地面模拟试验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0, 20(04): -. |
[8] |
黄卫东,王克昌,陈启智. 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面向对象分析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0, 20(04): -. |
[9] |
潘海林,洪儒珍. 挡板对液体推进剂晃动力的影响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0, 20(01): -. |
[10] |
王荣宗,赵忠,孙天辉. 双组元推进剂质谱检测实验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1999, 19(06): -. |
[11] |
沈赤兵,童荣瑜,周进,王振国. 三组元喷嘴流量特性的试验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1999, 19(03): -. |
[12] |
张天平,达道安,陈珍,朱小兰. 一种测量卫星液体推进剂的组合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1999, 19(01): -. |
[13] |
沈赤兵,吴建军,王克昌,陈启智. 内部干扰因素对液体火箭发动机性能影响的仿真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1999, 19(01): -. |
[14] |
张天平,达道安. 卫星液体推进剂剩余量测量的热力学模型及其应用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1998, 18(02): -. |
[15] |
沈赤兵,吴建军,陈启智. 干扰因素对液体火箭发动机性能的影响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1997, 17(02): -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