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刘振, 孙旭, 沙建军, 孙赫, 王德港, 高连如. 基于BRDF的多角度光谱曲线反演模型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5, 45(4): 37-47. |
[2] |
熊璋玺, 李伟, 杨飞, 林弘杨. 基于空间增强自注意力网络的无监督全色锐化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5, 45(4): 48-60. |
[3] |
欧阳青林, 刘冀林, 霍卓玺, 杨孟飞. 宜居行星观测变量体系验证方法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5, 45(1): 69-80. |
[4] |
邱家稳, 田岱, 韩承志, 张冉, 苏生, 马彬, 汤亮亮, 邵剑雄, 朱安文. 空间热光伏发电技术进展与展望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5): 40-56. |
[5] |
孔文俊, 赵若霖, 袁志伟. 小尺度弱强度湍流燃烧地面匹配实验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3, 43(6): 51-57. |
[6] |
井亚舟, 段鹏飞, 李碧岑, 王伟刚, 安宁, 夏晨晖, 崔博伦. “句芒”号卫星超光谱探测仪设计与系统验证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3, 43(6): 142-149. |
[7] |
姚良, 王苏明, 张红娜, 李小斌, 李凤臣, 王录, 赵亮. “接触-导热”式热管辐射散热器设计与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3, 43(3): 81-92. |
[8] |
刘子力, 杨家俊, 王文静, 史振威. 遥感图像云检测方法综述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3, 43(1): 1-17. |
[9] |
周晓涛, 马小飞, 李欢笑. 柔性张拉薄膜可展开空间天线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4): 77-91. |
[10] |
王纪辉, 李峰, 鹿明, 马骏, 郭毅. 基于高分四号数据的多时相多通道云检测算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3): 132-140. |
[11] |
于杭健, 彭兢, 舒燕, 赵京, 蒋凡. 月面高温下推力器可靠性试验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6): 123-131. |
[12] |
孙江宏, 孙素蓉, 王海兴, 马弢. 微等离子体转化二氧化碳发射光谱诊断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4): 32-40. |
[13] |
杨三祥, 刘超, 王尚民, 冯杰, 陈娟娟, 吴辰宸, 贾艳辉, 郭宁, 耿海. 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电磁加速机理数值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0, 40(4): 11-21. |
[14] |
赵震, 程佳兵, 康小录. 温度对磁屏蔽霍尔推力器磁场构型的影响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0, 40(4): 29-37. |
[15] |
刘咏梅,马潇,门朝光. 基于多种空间信息的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9, 39(2): 73-81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