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黄洪昌, 李君兰, 王成, 申绪男, 张肖君, 张大卫. 航天器柔性太阳电池板在轨热分析与验证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5, 45(2): 79-87. |
[2] |
闫新庆, 李雅琪, 张晨曦, 皇甫中民, 张宁, 刘雪梅. 微纳卫星热状态仿真及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3, 43(3): 35-42. |
[3] |
李强, 陈立恒. 二氧化碳探测仪瞬态热分析模型修正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7, 37(2): 44-52. |
[4] |
张冰强, 向艳超, 陈建新, 宋馨, 马巨印. “玉兔”巡视器活动式相机热设计及在轨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6, 36(2): 58-. |
[5] |
胡帼杰, 李健, 刘百麟. 地球静止轨道LIPS-300离子电推力器热设计与优化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6, 36(1): 85-96. |
[6] |
张镜洋, 常海萍, 王立国. 小卫星瞬态热分析模型修正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3, 33(4): 24-30. |
[7] |
杨沪宁;钟奇;. 航天器热模型蒙特卡罗法参数分析及健壮度评估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9, 29(05): 21-27. |
[8] |
刘振宇;程惠尔;孙敬良;. 同步轨道遥感器热设计和热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9, 29(03): 29-35. |
[9] |
刘振宇;程惠尔;孙敬良;. 午夜太阳入侵对FY-4辐射计次镜组件的温度影响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8, 28(05): 66-71. |
[10] |
曲燕;程林;Stefano Zinna;栾涛;Marco Marengo;. 环路热管地面实验平台的热设计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7, 27(05): 14-20+56. |
[11] |
王欣;赵美英;顾亦磊;万小朋;. 热源温度场叠加法在薄壁结构热分析中的应用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7, 27(03): 64-67. |
[12] |
张宁莉;姜军;. 载人航天器停靠封存期间防止热辐射器冻结的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7, 27(03): 53-57. |
[13] |
钟奇;. 准瞬态/稳态对瞬态温度逼近度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7, 27(01): 21-26+46. |
[14] |
李鹏;肖泽娟;程惠尔;. 空间多层打孔隔热材料热分析数值方法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6, 26(05): 17-20+36. |
[15] |
张伟清;宣益民;韩玉阁;. 关于单元表面吸收率的系统温度误差计算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6, 26(04): 42-47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