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张军华, 陈建林, 孙冲, 袁建平. 微小推力下小卫星的轨道递推与推力标定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2): 71-81. |
[2] |
孙瑞琦, 祁瑞. 非合作失效航天器绳系拖曳系统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6): 42-53. |
[3] |
潘晓, 徐明. 连续小推力非开普勒悬浮轨道研究综述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4): 1-15. |
[4] |
段晓闻, 祁瑞, 王敏.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混合推进转移轨道特性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0, 40(6): 48-55. |
[5] |
周敬, 胡军. 平动点周期轨道间小推力转移的Gauss伪谱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0, 40(5): 42-52. |
[6] |
杨盛庆, 王禹, 王丹娜, 林荣峰, 杜耀珂, 钟超. 连续小推力条件下星座轨道机动方法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0, 40(4): 69-77. |
[7] |
段传辉, 任立新, 常雅杰, 柏芊, 安然, 黄宇嵩. 全电推进卫星轨道优化的推力同伦解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0, 40(2): 42-. |
[8] |
杨博, 田苗, 魏延明. 皮纳卫星编队保持动力学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8, 38(1): 44-53. |
[9] |
杨彬, 李爽. 火星探测转移轨道初始设计与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7, 37(4): 18-27. |
[10] |
马雪, 韩冬, 汤亮. 电推进卫星角动量卸载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6, 36(1): 70-76. |
[11] |
潘迅, 泮斌峰. 基于准流形方法日地系L3点转移轨道设计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5, 35(1): 51-57. |
[12] |
王召辉, 金磊, 贾英宏, 段佳佳. 上面级轨道转移段姿态控制技术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4, 34(5): 41-48,55. |
[13] |
蒋小勇, 张洪波, 汤国建. 基于多冲量能耗估算的小推力任务窗口搜索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4, 34(4): 1-7. |
[14] |
黄镐, 韩潮. 基于间接法的最优小推力逃逸轨道设计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3, 33(2): 25-31. |
[15] |
彭坤, 徐世杰, 果琳丽, 王平. 基于人工免疫算法的地球-火星小推力转移轨道优化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2, 32(5): 61-68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