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楼春钢, 李昊, 潘殿坤. 基于分割法的抛物面固面天线热变形抑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2): 59-67. |
[2] |
单长胜, 俞道滨, 齐斌. 中继卫星空间静态波束的构建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1): 83-88. |
[3] |
刘伟, 郑润泽, 张磊, 高梓贺, 陶滢, 崔楷欣. 基于A2C算法的低轨星座动态波束资源调度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3, 43(3): 123-133. |
[4] |
董士伟, 侯欣宾, 王薪. 空间太阳能电站微波能量反向波束控制技术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5): 91-102. |
[5] |
牛文博, 张爱军, 潘琳, 李拴劳, 王振西. 一种连续波雷达高精度波束中心速度求取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4): 61-68. |
[6] |
王磊, 郑军, 贺川, 闫雪飞. 高通量多波束通信卫星系统资源分配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5): 85-94. |
[7] |
胡晓月, 杨淼, 康凯, 张舜卿. 基于认知无线电的GEO与LEO卫星频谱共存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3): 39-45. |
[8] |
张天刚,任天鹏,谢剑锋,路伟涛,尹飞飞. 基于同波束干涉测量的航天器姿态测量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9, 39(2): 19-26. |
[9] |
王思雨, 陈立福, 袁志辉, 邢学敏, 毛永飞, 武鸿. 基于公共余数最优估计的多通道干涉SAR高程重建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8, 38(2): 71-76. |
[10] |
陈修继, 万继响. 每束多馈源天线的设计特点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7, 37(4): 49-55. |
[11] |
王颖, 韦高, 董亚洲, 董士伟, 付文丽, 李小军, 冉立新. 微波能量传输系统设计及试验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7, 37(2): 19-27. |
[12] |
高原, 安建平, 周慧, 郝时光, 柴源. 基于非正交码的波束形成网络幅相测试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6, 36(2): 13-. |
[13] |
陈少伍, 董光亮, 樊敏, 李海涛, 郝万宏. 月球轨道交会对接航天器相对状态误差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4, 34(5): 32-40. |
[14] |
陈余军, 周志成, 曲广吉. 小倾角GEO卫星多波束天线覆盖特性优化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4, 34(1): 10-17. |
[15] |
陈略, 唐歌实, 陈明, 韩松涛, 刘荟萃, 王美. 基于通用测控信号的多频点同波束干涉测量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2, 32(6): 68-74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