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张冰强, 薛淑艳, 周晓舟. 基于热模型相关性验证的火面环境热平衡试验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4): 142-152. |
[2] |
王瑞琳, 王立, 贺盈波, 李林. 空间点目标神经形态学探测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3): 98-110. |
[3] |
苏行, 杨韬, 孙保琪, 杨旭海. 基于N-BEATS的单站对流层天顶总延迟预报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2): 56-63. |
[4] |
袁伟, 许文波, 周甜. 一种深度学习分割遥感影像道路的损失函数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4): 134-141. |
[5] |
张冰强, 向艳超, 薛淑艳, 郑凯, 钟奇, 张有为. 火星表面热环境对航天器热控影响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2): 55-62. |
[6] |
陈立福, 文俊, 肖红光, 庞科臣. 一种融合MRF分割与数学形态学的道路提取算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5, 35(2): 17-. |
[7] |
管鲁京;张加迅;李劲东;. 自然对流对相变材料熔化过程的影响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9, 29(02): 59-64+71. |
[8] |
菅鲁京;张加迅;李劲东;. 相变材料熔化过程中自然对流振荡现象数值计算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9, 29(01): 19-25. |
[9] |
付仕明;潘增富;. 载人航天器舱内气压下降时的空气强制对流换热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7, 27(04): 44-47. |
[10] |
李克昭;袁建平;岳晓奎;.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空间飞行器特征提取算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6, 26(06): 8-13. |
[11] |
菅鲁京;张加迅;. 仪器设备间距对空间实验室机柜内部流动和传热的影响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6, 26(05): 50-56. |
[12] |
钟奇,刘强. 降压法抑制自然对流的数值模拟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2, 22(05): -. |
[13] |
罗军,谈晓臣,张中礼,李毅军,崔维鑫,马勉军,胡亭亮,张新祖,黄良甫. 温场可编程控制的小型空间晶体炉设计与测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0, 20(02): -. |
[14] |
李劲东. 航天器舱内气体对流换热的地面模拟试验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1998, 18(02): -. |
[15] |
李毅军,黄良甫,谈晓臣,张中礼,何平,崔维鑫. 空间微重力条件下碲镉汞晶体的布里支曼生长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1997, 17(04): -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