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李春波, 郭宁, 杨三祥, 高俊, 雪佳强. 放电通道长径比对霍尔推力器性能的影响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1): 99-105. |
[2] |
陈泽煜, 王瑞, 崔万照. 航天器微波部件微放电诱导低气压来源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3, 43(4): 35-42. |
[3] |
兰天, 朱玛, 彭松, 陈百超, 贾阳. 祝融号火星车重要数据保护设计与实现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3, 43(3): 63-72. |
[4] |
刘祺, 毛威, 胡鹏, 魏延明, 扈延林, 李永, 边炳秀, 刘旭辉. 高精度霍尔电推进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3, 43(2): 1-15. |
[5] |
张诚悦, 全荣辉, 张海呈.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介质表面充电电位反演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6): 134-139. |
[6] |
周宏涛, 方美华. 基于神经网络及深层充电的电子通量反演模型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5): 57-64. |
[7] |
于博, 徐亚男, 康小录. 空心阴极羽流形态与热特性的变化机理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5): 65-77. |
[8] |
杨同智, 党建成, 钟靓, 刘洋, 刘廷玉.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航天器锂电池健康评估技术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6): 79-84. |
[9] |
于向前, 施伟红, 宋思宇, 陈鸿飞, 宗秋刚, 邹鸿, 陈傲, 王永福. 屏蔽材料对木星轨道卫星内部介质充电效应的影响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5): 21-27. |
[10] |
陈新伟, 顾左, 高俊, 郭宁, 王尚民, 赵勇, 冯杰, 史楷, 蒲彦旭, 李贺. LHT40低功率霍尔推力器放电特性试验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5): 65-74. |
[11] |
王雯倩, 刘向阳, 王帅, 陈世昌, 赵子靖, 耿金越, 沈岩, 王宁飞. 微阴极电弧推力器放电寿命特性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3): 24-30. |
[12] |
陈杰, 康小录, 赵震, 程佳兵, 梁伟. 高比冲霍尔推力器启动特性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0, 40(4): 22-28. |
[13] |
丁毅, 沈薇, 李洁, 程子敬, 靳军, 孙伽宁. 卫星通信全代理同态可信传输机制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0, 40(4): 84-96. |
[14] |
倪春晓, 赵国清. 空间用固态限流保护电路的小型化设计与实现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9, 39(3): 17-. |
[15] |
宋强强, 崔万照, 杨晶, 胡天存. 中国空间大功率微波部件微放电抑制表面处理技术最新进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9, 39(3): 43-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