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[1] |
张庆君, 倪崇, 戴超, 刘立平, 唐治华, 舒卫平. 陆地探测四号01星总体设计与技术创新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5, 45(1): 1-11. |
| [2] |
王振兴, 王煜斌, 毛志毅, 田晓彬, 刘志佳, 黄勇, 邵明学. 陆地探测四号星载GNSS导航系统设计及在轨效能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5, 45(1): 12-23. |
| [3] |
钟兴旺, 杨瑞强, 踪念科, 王登峰, 张文会, 蔡春贵, 陈素芳. 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毫米波雷达系统设计与实现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6): 23-32. |
| [4] |
彭欢, 倪建军, 孙立, 杨居奎, 张靖涛. 陆地生态碳卫星植被激光雷达大动态激光探测技术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3, 43(6): 135-141. |
| [5] |
赵一鸣, 李飞, 潘超, 李静, 于勇, 李凉海. 基于星载双波长偏振探测的大气探测激光雷达系统设计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3, 43(6): 150-159. |
| [6] |
黎彪, 张从发, 盛聪, 樊俊峰, 刘冬. 火星次表层探测雷达展开机构设计与试验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3, 43(5): 87-93. |
| [7] |
易天柱, 康利鸿, 余晓刚, 孙希龙, 左斌, 张越, 曾理弌. 基于帧频的星载SAR系统视频成像能力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3, 43(5): 132-137. |
| [8] |
邓云凯, 张衡, 范怀涛, 禹卫东, 王宇, 唐新明, 葛大庆, 徐丰, 刘国祥. 面向综合环境监测的星载SAR技术发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3, 43(2): 32-46. |
| [9] |
王成, 赵海生, 刘波, 陈亮, 肖鹏, 刘露, 刘敏, 眭晓虹, 郭午龙. 星载SAR电离层探测及误差补偿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3): 114-123. |
| [10] |
范东栋, 卢敏健, 陈趁新, 高涵, 尉昊赟. 基于GMF方法的捕风一号风速反演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2): 125-133. |
| [11] |
赵博超, 徐辉, 殷盼, 贺娟, 张大为, 徐鑫. 星载L波段宽带低噪声放大器芯片设计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0, 40(3): 19-24. |
| [12] |
胡盟霄, 来嘉哲, 徐灿. 一种空间目标RCS序列的姿态异常检测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9, 39(6): 72-. |
| [13] |
许萧寒,王可东. GPS/INS超紧组合载波跟踪环路最优带宽在线设计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9, 39(2): 49-57. |
| [14] |
康国华, 马云, 乔思元, 郭玉洁, 金晨迪. 基于先验子图检测的失效航天器SLAM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9, 39(1): 1-. |
| [15] |
梁健, 张润宁, 李晓云, 张和芬, 蔡娅雯, 王大伟, 罗荣蒸. 基于子孔径ECS算法的天基视频SAR成像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8, 38(6): 21-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