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段晓闻, 祁瑞, 王敏.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混合推进转移轨道特性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0, 40(6): 48-55. |
[2] |
崔振, 季业, 刘伟杰, 王春元, 冯佳佳. 一种IGSO卫星轨道维持时的偏航角调整策略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0, 40(4): 107-112. |
[3] |
徐影, 张进, 于沫尧, 许丹丹. 多星近距离绕飞观测任务姿轨耦合控制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9, 39(6): 21-. |
[4] |
张莹,王西京,袁博,孔大林,卞燕山. 基于夏氏最小二乘的轨道控制力系数辨识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9, 39(2): 58-64. |
[5] |
杨博, 魏鲍杰, 魏延明, 苗峻. 微小卫星轨道保持的混合切换控制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8, 38(4): 20-26. |
[6] |
高阳, 王猛, 刘蕾, 车欢, 张骞. 基于高轨航天器的GNSS接收机技术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7, 37(2): 101-109. |
[7] |
蒋虎, 袁运斌, 王海涛, 欧吉坤, 蒋振伟. 精密进近阶段的多系统GNSS组合RAIM可用性算法及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6, 36(3): 32-40. |
[8] |
李财品, 何明一, 朱雅琳, 李光廷, 刘波. GEO SAR长合成孔径时间弯曲轨迹成像试验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5, 35(4): 17-22. |
[9] |
经姚翔,侯芬,佟金成. 采用简单太阳翼指向控制的IGSO星座设计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5, 35(3): 10-. |
[10] |
伍升钢, 钱山, 李恒年, 谭炜. 编队飞行相对倾斜构形的e/i 矢量控制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4, 34(2): 69-75. |
[11] |
陈余军, 周志成, 曲广吉. 小倾角GEO卫星多波束天线覆盖特性优化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4, 34(1): 10-17. |
[12] |
郑爱武, 刘勇, 周建平. 虹湾地区高分辨率成像轨控方案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2, 32(6): 47-53. |
[13] |
李鹏, 岳晓奎, 袁建平. 基于θ-D方法的在轨操作相对姿轨耦合控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2, 32(4): 8-14. |
[14] |
段传辉, 董云峰. 利用高斯伪谱法求解小推力伴星最优释放轨迹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1, 31(5): 18-24. |
[15] |
李冬, 易冬云, 程洪玮. 天基光学监视的GEO空间目标短弧段定轨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1, 31(3): 1-7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