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孟恒辉, 徐亚威, 韩东阳, 刘鑫, 耿利寅, 张庆君, 刘立平, 张红星, 王玉莹. 基于钎焊工艺的环路热管耦合系统设计及验证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5): 57-65. |
[2] |
郑鑫宇, 张轶, 周杰, 唐佩佳, 彭升人, 党朝辉. 回合制轨道博弈中MCTS算法的改进与应用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5): 75-82. |
[3] |
李瑞峰, 孙冲, 王政, 方群, 张翔. 基于可达域分析的空间非合作围捕构型设计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5): 83-94. |
[4] |
孙斌, 黄才, 龙吟, 丁凯, 刁伟鹤, 张慧雯. 返回式航天器动态等离子体低频电磁波信道特性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5): 155-165. |
[5] |
陶新勇, 康国华, 武俊峰, 胡苗苗, 杨正昊, 周绍辉. 用于微纳卫星的灵巧对接机构设计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4): 119-129. |
[6] |
林亲, 王超, 姚伟. 高开采价值小行星探测目标选择探讨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3): 89-97. |
[7] |
周思宇, 顾营迎, 杨越棠, 施立恒, 马宇轩, 朱飞虎, 张运方, 吴冠豪. 双光梳测距技术的空间应用与试验设计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3): 127-135. |
[8] |
黄元, 魏春岭, 严晗, 郝仁剑. 基于PLS-SEM的航天器控制系统能力建模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2): 98-108. |
[9] |
牛子天, 付振东, 苗建印, 杨琦, 吴琪, 杨乐. 跨临界CO2热泵空间应用研究展望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1): 23-33. |
[10] |
李照阳, 戴跃洪, 王君尧. 舱外航天服下肢关节阻力矩迟滞特性研究与建模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1): 65-74. |
[11] |
吴辰宸, 耿海, 王紫桐, 李得天. 地月及深空探测先进电推进技术的发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3, 43(5): 13-23. |
[12] |
李超, 焦义文, 傅诗媛, 吴涛. 软件定义测控系统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3, 43(3): 14-24. |
[13] |
彭祺擘, 武新峰, 王北超, 李爽. 航天器构型重构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3, 43(2): 16-31. |
[14] |
满益云, 陈世平. 光学遥感卫星在轨星上绝对辐射定标的研究进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6): 12-22. |
[15] |
刘洁, 时云, 崔宇涛, 侯娟, 张恺, 黄爱军. 空间在轨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展望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6): 23-34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