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陶新勇, 康国华, 武俊峰, 胡苗苗, 杨正昊, 周绍辉. 用于微纳卫星的灵巧对接机构设计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4): 119-129. |
[2] |
周思宇, 顾营迎, 杨越棠, 施立恒, 马宇轩, 朱飞虎, 张运方, 吴冠豪. 双光梳测距技术的空间应用与试验设计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3): 127-135. |
[3] |
徐影, 张进, 于沫尧, 许丹丹. 多星近距离绕飞观测任务姿轨耦合控制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9, 39(6): 21-. |
[4] |
于绍华. 空间微重力组合体及其控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9, 39(5): 49-. |
[5] |
张莹,王西京,袁博,孔大林,卞燕山. 基于夏氏最小二乘的轨道控制力系数辨识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9, 39(2): 58-64. |
[6] |
杨博, 魏鲍杰, 魏延明, 苗峻. 微小卫星轨道保持的混合切换控制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8, 38(4): 20-26. |
[7] |
王晓雪, 刘传凯, 王保丰, 唐歌实, 王镓, 郭祥艳. 空间机械臂抓捕动态目标快速稳定跟踪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8, 38(1): 18-28. |
[8] |
危清清, 王耀兵, 唐自新, 张大伟. 空间站柔性机械臂辅助舱段对接动力学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6, 36(3): 24-31. |
[9] |
徐李佳, 胡勇. 椭圆轨道非合作目标交会接近策略与控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5, 35(6): 1-. |
[10] |
陈伟, 陈志明, 王惠南. 基于马达代数的交会对接相对位姿测量算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5, 35(4): 76-83. |
[11] |
李隆球, 刘伟民, 陈萌, 张广玉, 张雪敏, 柏合民. 非合作目标拖拉式对接机构设计与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5, 35(2): 41-. |
[12] |
危清清, 刘志全, 王耀兵, 邵立民. 柔性机械臂辅助空间站舱段对接阻抗控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4, 34(6): 57-. |
[13] |
陈少伍, 董光亮, 樊敏, 李海涛, 郝万宏. 月球轨道交会对接航天器相对状态误差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4, 34(5): 32-40. |
[14] |
伍升钢, 钱山, 李恒年, 谭炜. 编队飞行相对倾斜构形的e/i 矢量控制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4, 34(2): 69-75. |
[15] |
池贤彬, 岳晓奎, 李鹏. 基于凸优化的自主交会迭代制导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4, 34(1): 26-34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