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朱粮伟, 李明成, 王春晖, 金仲和. 星间相位干涉仪测角系统设计及精度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5): 144-153. |
[2] |
黄旭星, 杨勇, 佘宇琛, 景振华, 胡秀清, 高旭东, 李爽. FY-3D 中分辨率成像仪图像地理定位误差来源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4): 8-18. |
[3] |
张晓文, 李骥. 基于UDKF的非共面陀螺在轨自主标定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2): 104-111. |
[4] |
陈阳, 孙海滨, 郭雷. 火星进入点误差对开伞点分布影响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4, 34(3): 73-78. |
[5] |
彭惠, 熊智, 王融, 刘建业, 王洁. IMU安装及标度因数误差动态参数辨识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4, 34(1): 42-49. |
[6] |
杨佳文, 黄巧林. 大口径反射镜结构参数优化设计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1, 31(4): 77-83. |
[7] |
徐昂;樊士伟;张勇;. 数字地图辅助的双星无源定位精度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9, 29(02): 53-58. |
[8] |
王炯琦;周海银;赵德勇;吴翊;. 基于Bayes统计模型的卫星融合定轨方法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8, 28(03): 7-14. |
[9] |
吴功友;王家松;赵长印;陈建荣;. 天地基联合多星定轨及精度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7, 27(03): 58-63. |
[10] |
胡增辉;朱炬波;刘吉英;刘也;. 基于测速定轨的轨道参数精度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7, 27(03): 13-17. |
[11] |
王之元;易东云;姚静;. 编队卫星空间状态参数估计量对ATI测速精度影响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6, 26(05): 21-28. |
[12] |
谢文平;陈继业;. 弱测量数据下的关机时间估计及其精度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5, 25(06): 37-42+64. |
[13] |
沈如松,张育林. 海洋监视卫星无源被动定位精度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5, 25(03): 35-39. |
[14] |
林德荦. 卫星相机中侧视反射镜振动及微重力环境下的影响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5, 25(01): -. |
[15] |
韩蕾,陈磊,周伯昭. SGP4/SDP4模型用于空间碎片轨道预测的精度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04, 24(04): -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