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邓云凯, 张衡, 范怀涛, 禹卫东, 王宇, 唐新明, 葛大庆, 徐丰, 刘国祥. 面向综合环境监测的星载SAR技术发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3, 43(2): 32-46. |
[2] |
田露, 马冬青, 孙剑伟, 李骏平. 高中低轨导航星座混合体制星间链路规划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4): 19-26. |
[3] |
盛瑞卿, 赵洋, 邹乐洋, 陈春亮, 朱舜杰, 黄昊, 杜颖, 彭兢. 月面无人自动采样返回飞行程序设计与实现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6): 91-102. |
[4] |
陆栋宁, 郭超勇, 王淑一, 陈超. 星载运动附件扰动抑制方法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0, 40(5): 26-33. |
[5] |
李志武, 何艳超, 吕秋杰, 张磊, 朱政帆. 多变量全局寻优与智能优化在星座组网中的应用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0, 40(2): 70-. |
[6] |
于少波,吴玲达,陈晓燕,李超,姚中华. 面向任务的空间信息网络体系结构可重组设计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9, 39(2): 65-72. |
[7] |
蒙波, 徐盛, 黄剑斌, 李志, 庞羽佳, 韩旭. 对GEO卫星在轨加注的服务航天器组网方案优化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6, 36(6): 14-21. |
[8] |
燕洪成, 郭坚, 张红军. 空间延迟/中断容忍网络路由算法性能评估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6, 36(4): 38-. |
[9] |
张景斌,刘炯,申普兵. 一种基于等长时隙划分双层卫星网络路由算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5, 35(3): 17-. |
[10] |
黄勇,李小将,杨业伟,李志亮. 应用虚拟结构的卫星编队飞行自适应协同控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5, 35(3): 75-. |
[11] |
王彦, 刘波, 虞万荣, 赵宝康. 基于演化图的导航星座星间路由算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2, 32(5): 76-83. |
[12] |
张薇, 冯孝辉, 邓忠民. 基于视线测量的卫星编队机动控制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2, 32(2): 77-83. |
[13] |
朱志斌, 李果, 何英姿, 魏春岭. 基于滚动优化的模块航天器姿轨协同控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1, 31(2): 1-8. |
[14] |
张保群, 宋申民, 陈兴林. 输入受限的编队卫星分布式姿态协同控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1, 31(1): 16-24. |
[15] |
毕鹏;罗建军;张博;. 基于网络同步的航天器编队飞行姿态控制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0, 30(01): 46-51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