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陈翔, 王小丽, 孙冬全, 双龙龙, 胡天存, 崔万照, LEI Wang. 航天微波通信中的无源互调问题及其关键技术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5, 45(1): 124-134. |
[2] |
钟兴旺, 杨瑞强, 踪念科, 王登峰, 张文会, 蔡春贵, 陈素芳. 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毫米波雷达系统设计与实现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6): 23-32. |
[3] |
孙斌, 黄才, 龙吟, 丁凯, 刁伟鹤, 张慧雯. 返回式航天器动态等离子体低频电磁波信道特性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5): 155-165. |
[4] |
王斐然, 刘磊, 任兰旭, 代锋. 大口径微波光学一体化空间成像技术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2): 164-170. |
[5] |
袁立男, 廖静娟, 董书莉, 武文波, 贺强民. 电离层对月基对地观测平台辐射成像的影响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1): 124-134. |
[6] |
陈泽煜, 王瑞, 崔万照. 航天器微波部件微放电诱导低气压来源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3, 43(4): 35-42. |
[7] |
徐宗琦, 田雷超, 王平阳, 华志伟, 杭观荣. 磁屏尺寸对霍尔推力器性能影响的仿真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3, 43(4): 43-51. |
[8] |
李明, 董士伟, 石德乐. 远距离大容量连续无线功率传输的机遇与挑战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3, 43(3): 1-13. |
[9] |
王帅, 刘向阳, 赵子靖, 郭浩然, 耿金越, 沈岩, 王宁飞. 微阴极电弧推力器羽流探针诊断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3, 43(2): 47-54. |
[10] |
董宜承, 王伟宗, 张金瑞, 齐岳, 闫家启. 基于等离子体磁壳的行星探测器制动机理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6): 35-45. |
[11] |
董士伟, 侯欣宾, 王薪. 空间太阳能电站微波能量反向波束控制技术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5): 91-102. |
[12] |
喻明浩, 邱泽洋. 飞行器大气再入过程中黑障缓解方法综述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2): 1-12. |
[13] |
孙江宏, 孙素蓉, 王海兴, 马弢. 微等离子体转化二氧化碳发射光谱诊断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4): 32-40. |
[14] |
王小丽, 陈翔, 李军, 崔万照. 航天微波部件的无源互调抑制方法研究进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2): 1-9. |
[15] |
魏焕, 王新波, 白鹤, 崔万照. 大功率微波部件多载波无源互调分析与实验验证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1): 100-105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