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陈略, 路伟涛, 汪筱阳, 张雨佳, 满海钧, 韩松涛. 基于无线电测量的航天器运动监测方法及验证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5, 45(4): 176-182. |
[2] |
刘振, 孙旭, 沙建军, 孙赫, 王德港, 高连如. 基于BRDF的多角度光谱曲线反演模型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5, 45(4): 37-47. |
[3] |
王庆雷, 陈亚新, 张鑫, 杨路伟, 孙德伟, 黄巧林, 史创, 蔺宇辉. 空间光学遥感相机伸展支撑机构设计与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5, 45(2): 94-102. |
[4] |
钟兴旺, 杨瑞强, 踪念科, 王登峰, 张文会, 蔡春贵, 陈素芳. 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毫米波雷达系统设计与实现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6): 23-32. |
[5] |
郎燕, 梁鹤, 牛和明, 张国琪, 张锦江, 郭朝礼, 李林. 空间站太阳翼振动测量中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6): 108-121. |
[6] |
涂海波, 崔潜, 孙恒, 刘坤, 柳林涛. 集成化的竖直摆式微推力测试台及其性能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6): 154-163. |
[7] |
荆蕾, 林雪原, 潘新龙, 乔玉新. 基于改进Sage-Husa的GNSS/SINS组合导航系统自适应UKF算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5): 127-135. |
[8] |
戴杨峰, 李明成, 王春晖. 星间测量基线偏差搜索算法及误差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4): 173-183. |
[9] |
袁沭, 姜爱民. 仪器偏振对空间干涉仪高对比度成像的影响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3, 43(6): 43-50. |
[10] |
吕蒙, 张思勃, 王磊, 姚伟. 一种基于星载遥感的碳通量直接测量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3, 43(4): 137-148. |
[11] |
杨盛庆, 陈筠力, 钟超, 刘艳阳, 王文妍. 异构多星编队的脉冲构型保持控制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3, 43(2): 81-92. |
[12] |
甘江英, 郭绍光, 何旋, 柳聪, 孙正雄, 李纪云, 马浪明, 舒逢春, 张秀忠. VGOS基带数据预处理系统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6): 46-53. |
[13] |
魏建宇, 康国华, 武俊峰, 赵腾, 邱钰桓, 许传晓. 可见光/激光组合的相对位姿测量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6): 71-78. |
[14] |
黄普, 张重阳, 李海玥, 王帆. 嫦娥五号月面上升和下降段实时轨道确定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5): 103-107. |
[15] |
朱粮伟, 李明成, 王春晖, 金仲和. 星间相位干涉仪测角系统设计及精度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5): 144-153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