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张洪华, 关轶峰, 李骥, 于洁, 陈尧, 王志文, 张晓文, 张录晨, 李林峰, 孙国健, 王振华, 郭敏文, 李晓锋, 高锡珍. 嫦娥六号环月飞行双环容错姿态控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5): 15-22. |
[2] |
贾贺, 刘靖雷, 马可瑶, 闫云龙, 裴晓燕, 刘海烨, 王永滨. 柔翼结构飞行器智能控制系统关键技术与途径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4): 59-70. |
[3] |
雷拥军, 陆栋宁, 袁利, 陈超. 一种适应卫星姿态侧摆机动的混合轮系控制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3): 111-119. |
[4] |
江一鹏, 崔玉福, 刘质加, 秦江. 超低轨飞行器迎风面减阻构型优化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3): 120-126. |
[5] |
喻明浩, 邱泽洋. 飞行器大气再入过程中黑障缓解方法综述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2): 1-12. |
[6] |
蔡立锋, 张国云, 洪涛, 李卫平, 林海晨, 孙振江. 重力梯度力矩作用下近地卫星自旋运动规律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6): 17-24. |
[7] |
孙瑞琦, 祁瑞. 非合作失效航天器绳系拖曳系统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6): 42-53. |
[8] |
鄢南兴, 林喆, 刘雅宁, 于飞, 王淳, 康建兵. 卫星光轴复合指向控制方法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3): 114-122. |
[9] |
雷拥军, 袁利, 刘其睿, 刘洁. 2-SGCMGs与磁力矩器的对地姿态混合控制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1): 75-83. |
[10] |
耿飞龙, 李爽, 黄旭星, 杨彬, 常建松, 林波.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航天器姿态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0, 40(6): 1-12. |
[11] |
张科备, 高晶敏, 关新, 郭子熙. 可变构型的控制力矩陀螺控制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0, 40(6): 23-32. |
[12] |
郭瑾, 黄海明. 热解气体燃烧对炭化复合材料烧蚀热响应影响规律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0, 40(6): 41-47. |
[13] |
吴佳奇, 康国华, 华寅淼, 张晗, 张琪. 组合体航天器智能协同姿态控制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0, 40(4): 44-53. |
[14] |
蔺君, 何英姿, 黄盘兴.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再入可达域快速计算#br#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0, 40(4): 54-60. |
[15] |
杨博, 朱一川, 魏延明, 樊子辰. 折叠式变体飞行器轨迹优化及控制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0, 40(3): 64-75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