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杨孟飞, 彭兢, 李炯卉, 倪彦硕, 朱舜杰, 杜颖, 徐宝碧, 黄晓峰, 张正峰. 地月空间基础设施体系架构与发展设想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3): 1-14. |
[2] |
李炯卉, 王孖杰, 白帆, 顾征, 辛鹏飞, 贾敏, 赵洪博, 彭兢. 月面通信导航基础设施总体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3): 30-42. |
[3] |
周思宇, 顾营迎, 杨越棠, 施立恒, 马宇轩, 朱飞虎, 张运方, 吴冠豪. 双光梳测距技术的空间应用与试验设计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3): 127-135. |
[4] |
杨孟飞, 郑燕红, 倪彦硕, 黄晓峰, 张正峰, 邢卓异. 太阳系内行星探测活动进展与展望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3, 43(5): 1-12. |
[5] |
吴辰宸, 耿海, 王紫桐, 李得天. 地月及深空探测先进电推进技术的发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3, 43(5): 13-23. |
[6] |
满益云, 陈世平. 光学遥感卫星在轨星上绝对辐射定标的研究进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6): 12-22. |
[7] |
刘洁, 时云, 崔宇涛, 侯娟, 张恺, 黄爱军. 空间在轨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展望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6): 23-34. |
[8] |
王中果, 汪大宝, 赵鹏飞, 张莎莎, 武小栋, 张晓, 王振兴. Ka频段低轨遥感卫星可变编码调制应用效能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5): 44-56. |
[9] |
周晓涛, 马小飞, 李欢笑. 柔性张拉薄膜可展开空间天线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4): 77-91. |
[10] |
倪久顺, 陈利虎, 余孙全, 李松亭, 郭剑鸣, 罗坳柏, 李晋华. 星载ADS-B相关研究进展及展望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1): 30-37. |
[11] |
刘健, 万成安, 郭帅, 何雄. 一种空间燃料电池电源系统设计与实现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0, 40(1): 70-. |
[12] |
陈修继, 万继响. 每束多馈源天线的设计特点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7, 37(4): 49-55. |
[13] |
周思达, 周小陈. 空间伸展臂的技术现状与难点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4, 34(6): 38-. |
[14] |
杨保华. 构建中国海洋卫星体系提升海洋环境与灾害监测能力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1, 31(5): 1-8. |
[15] |
冉承新;熊纲要;王慧林;马满好;. 基于HTN的卫星应用任务分解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0, 30(03): 76-82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