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徐进, 王秋平, 李耀, 孙骥, 陈岚, 余晓川, 汪海, 田森, 党晓康, 王永塔. 鹊桥二号中继通信载荷任务分析与设计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5, 45(3): 41-55. |
[2] |
赵秉吉, 贺玮, 张庆君, 索志勇, 遆晶晶. 基于反射面天线的Geo-SAR卫星凝视模式姿控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5, 45(3): 100-109. |
[3] |
黄洪昌, 李君兰, 王成, 申绪男, 张肖君, 张大卫. 航天器柔性太阳电池板在轨热分析与验证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5, 45(2): 79-87. |
[4] |
张庆君, 倪崇, 戴超, 刘立平, 唐治华, 舒卫平. 陆地探测四号01星总体设计与技术创新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5, 45(1): 1-11. |
[5] |
王振兴, 王煜斌, 毛志毅, 田晓彬, 刘志佳, 黄勇, 邵明学. 陆地探测四号星载GNSS导航系统设计及在轨效能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5, 45(1): 12-23. |
[6] |
盛瑞卿, 孟占峰, 赵洋, 谭志云, 张弘, 黄昊, 张伍. 月球背面无人自动采样返回任务分析与要点设计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5): 1-14. |
[7] |
叶田园, 刘鑫, 崔赪旻, 周元子, 宗红. 空间挠性作动器的可靠性验证试验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2): 118-124. |
[8] |
王斐然, 刘磊, 任兰旭, 代锋. 大口径微波光学一体化空间成像技术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2): 164-170. |
[9] |
邹昕, 彭兢, 缪远明. 木星系科学探测研究与展望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3, 43(6): 1-10. |
[10] |
杨盛庆, 陈筠力, 钟超, 刘艳阳, 王文妍. 异构多星编队的脉冲构型保持控制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3, 43(2): 81-92. |
[11] |
杨孟飞, 代树武, 王颖, 朱成林, 杨尚斌, 张也弛. 太阳空间探测进展与展望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5): 1-10. |
[12] |
黄旭星, 杨勇, 佘宇琛, 景振华, 胡秀清, 高旭东, 李爽. FY-3D 中分辨率成像仪图像地理定位误差来源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4): 8-18. |
[13] |
王延光, 白照广, 朱雪萍, 王崇羽, 韩琳. 星载GNSS-R海面风场观测载荷关键技术设计与验证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2): 117-124. |
[14] |
王磊, 郑军, 贺川, 闫雪飞. 高通量多波束通信卫星系统资源分配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5): 85-94. |
[15] |
马鑫, 周琪, 李明涛, 张会锁. 深空撞击载荷总体技术分析与效能仿真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1): 120-130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