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刘将辉, 彭祺擘, 武新峰. 一种沿指定直线方向逼近的航天器最优控制策略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5, 45(3): 110-119. |
[2] |
王晨阳, 李超勇, 宋勋, 王林波. 基于平方根信息滤波的高超声速目标协同跟踪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5, 45(3): 154-163. |
[3] |
贾贺, 刘靖雷, 马可瑶, 闫云龙, 裴晓燕, 刘海烨, 王永滨. 柔翼结构飞行器智能控制系统关键技术与途径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4): 59-70. |
[4] |
江一鹏, 崔玉福, 刘质加, 秦江. 超低轨飞行器迎风面减阻构型优化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3): 120-126. |
[5] |
彭祺擘, 武新峰, 王北超, 李爽. 航天器构型重构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3, 43(2): 16-31. |
[6] |
李林峰, 解永春. 空间机器人操作:一种多任务学习视角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3): 10-24. |
[7] |
喻明浩, 邱泽洋. 飞行器大气再入过程中黑障缓解方法综述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2): 1-12. |
[8] |
牟金震, 郝晓龙, 朱文山, 李爽. 非合作目标智能感知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6): 1-16. |
[9] |
杜荣华, 张兴星, 张翔, 汪玲. 面向立方星的相对位姿测量视觉传感器设计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2): 77-85. |
[10] |
郭瑾, 黄海明. 热解气体燃烧对炭化复合材料烧蚀热响应影响规律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0, 40(6): 41-47. |
[11] |
蔺君, 何英姿, 黄盘兴.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再入可达域快速计算#br#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0, 40(4): 54-60. |
[12] |
杨博, 朱一川, 魏延明, 樊子辰. 折叠式变体飞行器轨迹优化及控制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0, 40(3): 64-75. |
[13] |
杨凯威, 张杨, 梁欢, 张利嵩. 高超声速飞行器热流密度/分层温度/碳化层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8, 38(3): 33-39. |
[14] |
王首喆, 刘华清, 张庆展, 靳永强, 盛英华. 挠性充液航天器超近程逼近段动力学建模与控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7, 37(4): 1-9. |
[15] |
刘思源, 梁子璇, 任章, 李清东. 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再入段制导方法综述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6, 36(6): 1-13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