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王杰, 余晔, 张涛. GEO轨道太阳帆热致干扰力矩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3): 167-173. |
[2] |
彭菲, 刘慧梁, 孙茜, 楚尧, 鲍晓月, 江帆, 张馨予. 非静止轨道星座系统级干扰评估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3, 43(5): 46-55. |
[3] |
梁薇, 黎军, 李静玲, 崔涛, 魏佳圆, 张怡. 一种基于链路状态的舱内环境自适应干扰消除算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3, 43(2): 128-134. |
[4] |
高卫斌, 张瀚青, 石云墀. 遥感卫星多路数据传输系统同频共用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4): 54-60. |
[5] |
戚毅凡, 贾英宏, 赵宝山, 钟睿, 洪闻青.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的空间机械臂阻抗控制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2): 82-90. |
[6] |
信思博, 赵训友, 郑艺裕, 李绿萍. 深空探测器在轨推力器参数辨识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6): 72-78. |
[7] |
王磊, 郑军, 贺川, 闫雪飞. 高通量多波束通信卫星系统资源分配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5): 85-94. |
[8] |
张艾, 林喆, 李婧, 李寅龙. 空间相机匀速扫描干扰补偿控制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1, 41(2): 125-132. |
[9] |
李明群,雷拥军,牟小刚. 具有载荷扰动抑制的卫星姿态控制方法及验证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9, 39(1): 73-. |
[10] |
王逍, 师鹏, 温昶煊, 赵育善. 对失效卫星特征点的自适应位姿跟踪控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8, 38(1): 8-17. |
[11] |
余光学, 程兴, 杨云飞. RLV再入神经网络自适应姿态控制器设计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8, 38(1): 36-43. |
[12] |
倪天智, 杨宝玉. 空间制冷机压缩机自适应主动振动控制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7, 37(4): 63-68. |
[13] |
古青波, 李昂, 赵会光. 空间双柔性机械臂刚-柔耦合建模及定标误差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7, 37(1): 33-40. |
[14] |
张建立, 杨祖芳, 潘伟, 郑建生. 北斗和GPS双模接收机干扰抑制算法的设计与实现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7, 37(1): 117-123. |
[15] |
王金昌, 闫波, 张佳, 李成祥, 张耀磊. 基于虚拟样机的多星分离仿真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6, 36(6): 70-76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