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张彦龙, 李丽芳, 夏舟, 郭朋真. 基于补偿优化的离轴共轭式聚光优化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5, 45(2): 15-24. |
[2] |
肖舸, 刘艺博. 轻质量大算力“天算计划”底层数据平台设计与应用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5, 45(2): 33-41. |
[3] |
张树宁, 杨靖宇, 王尔申, 李自森, 徐嵩, 和敬杰, 李辰. 圆柱形模块化空间太阳能电站建设方案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6): 52-63. |
[4] |
张恩杰, 王治易, 谢超, 房光强, 侯欣宾. 薄膜电池阵透镜式薄壁支撑杆自展开方法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4, 44(6): 64-71. |
[5] |
雷骐玮, 张洪波. 基于PPO2强化学习算法的空间站轨道预报方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3, 43(4): 93-103. |
[6] |
董士伟, 侯欣宾, 王薪. 空间太阳能电站微波能量反向波束控制技术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2, 42(5): 91-102. |
[7] |
张志斌, 王维, 杨鹏, KALIUZHNYI Mylolay, 米立功, 李光辉, 李鹏, 唐正宏, 崔朗, 黄勇, 王广利. 一种用于同步静止卫星监测的微型VLBI网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20, 40(5): 119-125. |
[8] |
崔振江, 周亮, 胡少春, 弓建军. 一种利用角动量进行电推力矢量标定的算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9, 39(3): 1-. |
[9] |
刘百麟, 李修峰, 周佐新. GEO卫星平台东西板外挂锂电池构型布局影响分析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7, 37(6): 75-. |
[10] |
董亚洲, 董士伟, 王颖, 付文丽, 李小军, 高式昌, 韦高. 空间太阳能电站微波能量传输验证方案设计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7, 37(2): 11-18. |
[11] |
王颖, 韦高, 董亚洲, 董士伟, 付文丽, 李小军, 冉立新. 微波能量传输系统设计及试验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7, 37(2): 19-27. |
[12] |
蒙波, 徐盛, 黄剑斌, 李志, 庞羽佳, 韩旭. 对GEO卫星在轨加注的服务航天器组网方案优化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6, 36(6): 14-21. |
[13] |
张兴华, 侯欣宾, 王立, 闫勇. 空间太阳能电站聚光模式研究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6, 36(2): 1-. |
[14] |
胡帼杰, 李健, 刘百麟. 地球静止轨道LIPS-300离子电推力器热设计与优化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6, 36(1): 85-96. |
[15] |
张景斌,刘炯,申普兵. 一种基于等长时隙划分双层卫星网络路由算法[J]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5, 35(3): 17-. |